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为配合做好自治区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报告编制及发布有关工作,全面梳理我校职业教育工作的情况,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编制和发布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桂教办〔2017〕1002号)文件,现就我校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坐落于素有“湘桂粤三省通衢”之称的贺州市,分为八步校区和信都校区,是广西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贺州市唯一一所自治区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创办于1956年6月,隶属自治区农业厅。由于年代的更迭和历史变迁,她曾二度下马、三迁校址、四易校名,可谓道路曲折、历程艰辛。学校拥有两个校区,学校占地面积160亩,其中八步校区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52亩,信都校区占地面积108亩。校舍建筑面积为71036.6㎡ ,实习实训教学场馆33421㎡,拥有配套齐全的教学、图书、实训设备及生活体育设施,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
(二)学生情况
在自治区农业厅的领导下和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下,我校得到蓬勃发展,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近年均超额完成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招生任务。
2017年我校全日制新生为1367人,比上一年度的1425减少58人;非全日制301人,比上一年度388人减少87人。在校生15级,16级,17级合计 4908人(全日制为3917人,非全日制为991人),比上年度5119人减少211人。毕业的14级人数为1003人,比上年度13级毕业的1160人,减少157人。
(三)教师队伍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数3917人,专兼职教师188 人,生师比20.83:1,兼职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比率5.31%; 双师型教师41人,占专任教师比率21.8%; 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75人,占93.08%: 专任教师有硕士学历14人,占7.44%;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5人,占13.29%;学校拥有市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和技能大师20余人,还培养1位省级教学名师。同比,新增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增加18人,双师型教师增加16人,中高级职称分别增加8人和5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增加2人。
近二年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见下表:
近两年教师队伍情况比照表
项目内容(单位:人) |
2016年 |
2017年 | ||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
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 |
4077 |
|
3917 |
|
专兼职教师人数 |
163 |
|
188 |
|
生师比 |
25.01:1 |
20.83:1 | ||
双师型教师人数 |
25 |
15.33 |
41 |
21.8 |
专任教师本科学历人数 |
148 |
90.79 |
175 |
93.08 |
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人数 |
12 |
7.36 |
14 |
7.44 |
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 |
20 |
12.26 |
25 |
13.29 |
专业教师中中级职称以上人数 |
75 |
46.01 |
83 |
44.14 |
兼职教师人数 |
13 |
7.34 |
10 |
5.31 |
(四)设施设备
学校高度重视实训场地及设施的建设,用先进的科技理念和专业化的要求设计各实训室,通过实训室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目前已经建成畜牧兽医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果蔬花卉生产实训基地等5个大类专业实训基地,建有畜牧科技展览馆,农耕文化展览馆;实训设备投入按照贴近市场、按企业的标准要求建设,定期升级更换,以确保实训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满足实习实训项目的需要。学校配备的专业设施设备,满足学生校内专业实习、社会职业培训、专业技能考核和鉴定的需要。截至2017年12月,各专业的实训设备共有5666台套,仪器设备总值达4054万元,生均10350元。共有2200个专业实训工位,能同时容纳2200名学生实训,实训课开出率100%。
我校有八步及信都两个校区,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整洁,能同时容纳78个班级的教学规模;专业实训场所建筑面积10017.51平方米,占比14.9%;食堂和学生宿舍建筑面积20040平方米,占比29.8%,能同时容纳3000名学生就餐和3000多名学生的住宿;运动场地及体育艺术活动场馆的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占比26.04%。2个多功能会议室,能满足120至250人不同规模的会议要求。学校建有图书馆、阅览室,辅助教育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和提升学生兴趣。图书馆建筑面积1036平方米,藏书总量11.56万册,生均图书29.5册,其中印刷图书11.4万册,电子读物1750册,报纸21种,期刊154种,阅览室座位381个,电子阅览室计算机60台,满足学生借阅的需求。现有3名专职图书管理人员,采用电子软件管理日常借阅工作。全校实行一卡通制,发卡率100%,图书馆对师生进行全开放借阅,图书借阅率高,每学年生均借阅15册。每年有预算投入,用于购买新书、更新电子书籍资料库。
与2016年比,各专业新增实训设备895台套,新增仪器设备总值342.5万元,生均增长874.41元。
二、学生发展
我校坚持“升学有路,就业有门”办学模式,围绕应用型本科升学、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和订单式就业的培养方向,结合专业特点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组织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业余生活丰富。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邀请企业领导和成功校友来校作报告,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根据企业岗位特点,制定不同专业的职业行为规范。实训场所模拟企业环境,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举, 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双证并重,双证率达90%以上。
(一)学生素质
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良好,在校生中有团员2841人,占全校人数的72.52%,2017年有85人参加学生业余党校学习,获得结业证书;发展新团员165人。一年来,学校通过晨会、班会课、宣传栏、黑板报、微信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健康活泼的班团活动,校园文明和谐。学生的文化课合格率93.2%,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5.69%。学生体质合格率为93.5%,毕业率为90.5%。
(二)在校体验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为理念,具有现代气息,是读书、学艺的好地方,是贺州市首批花园式单位,2011为被自治区文明办评为“和谐校园”,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参与丰富健康的校园活动,形成文明乐学的氛围,学风良好。通过测评,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达98.6%,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5.7%,实训实习满意度为96.2%,校园文化与社团满意度为99.9%,生活满意度为97.8%,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9.8%;本年度共两次到近30多家用人单位回访学生,用人单位满意度为98%,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100%。
(三)资助情况
学校实行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工作法人代表负责制,成立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执行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专门办公室管理国家助学金申报、发放和免学费工作。一年来共完成了中职8467人次,910.383万元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费用的发放;完成了195人12850元两个学期的成绩优秀奖;评选出69人自治区政府奖学金共13.8万元,把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贫困学生的手中,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四)就业质量
学校2017年毕业生总共1003人,其中就业人数为983人,直接就业781人,就业率为98%,与上一年度的就业率基本持平,对口就业率为76.07%,与上一年度的对口就业率75.08%相比有所上升,从各种专业类别来看:
1.农林牧渔类:毕业生404人,就业人数400人,对口就业为301人,占比为74,5%,比2016年的75.9%相比下降1.4%。
2.加工制造类:毕业生123人,就业人数120人,对口就业为92人,占比为74.7,比2016年的71%相比上升3.7%。
3.交通运输类:毕业生109人,就业人数105人,对口就业为85人,占比为77.9%,比2016年的71%相比上升6.9%。
4.信息技术类:毕业生113人,就业人数109人,对口就业为82人,占比为72.5%,比2016年的82.1%相比下降8.6%。
5.财经商贸类:毕业生121人,就业人数118人,对口就业为88人,占比为72.7%,比2016年的68.1%相比上升4.6%。
6.教育类:毕业生114人,就业人数112人,对口就业为102人,占比为89.4%,比2016年的79.7%相比上升9.7%。
7.公共服务与管理类:毕业生19人,就业人数19人,对口就业为15人,占比为78.9,比2016年的60%相比上升18.9%。
由于有更多学生初次在本地就业,初次就业起薪为1680元,比上一年度2005元减少325元,其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数为202人,占到毕业人数的20.1%,与2016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181人相比增多21人,比例比2016年的15.6%上升4.5%。
(五)职业发展
学生到达实习就业岗位后,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即是职业标准,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为事业和企业献身的精神。同时,在就业实习基地建立了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了职业道德和企业素质培养。另一方面,实训基地提供现代企业人员应具备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管理意识、协作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形成的实践氛围。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思想,确立了“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注重质量建设和品牌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特色专业”的专业建设方向,形成了面向社会、贴近需求、多专业并存的专业体系。
学校建立并完善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各专业均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本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并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定期进行市场调研,组织专题研讨,设置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我校有专业18个,2017年招生的专业为12个,全日制招生1367人,非全日制招生301人。
学校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大专业,小模块”的编班方式,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以适应岗位群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任务引领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实现知识技能与岗位任务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完善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经过专业建设与改造,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与企业,职教内涵更加丰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二)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注重思路引领,优化育人环境,在育人理念上强化“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在育人目标上更加突出实践操作能力,学校下大决心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花大力气实施教学诊改,努力提升育人质量,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迈上了新台阶,真正实现了“就业有门、升学有路”的教学目标。
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加强面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畜牧兽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物流服务与管理、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等品牌专业的建设,为广西经济建设服务。初步形成以数控技术应用、畜牧兽医、计算机应用三个自治区示范专业为龙头,农、工、商贸、教育多种专业并存,融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框架。
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与广西义商联合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提升整体学生的素质。
学校探索专业建设发展长效机制,在持续调研的基础上,让专业建设紧贴行业企业,紧盯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以深化校企合作为抓手,使专业建设内在要素、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教师队伍等始终适应市场,保持活力。
学校高度重视各专业的教学工作。按照“会用、能用、够用”的原则,不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一是突出技能实训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实行实训课的“四定方针”,即定人员、定课时、定内容、定目标。二是实行技能过关考核,以每个学生在校学习2年半后能出产品或作品为基本考核目标。这些举措,保障了全校所有专业真正可以全天候、不间断实训教学,提高了实训设备的使用率,增加了学生实验实训的机会,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有了大幅提升。2017年组队参加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获奖24项次,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4项;并有1项荣获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三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在校生的对口高考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参加高考并进入大学深造,是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强烈愿望。学校顺应人民群众的这一期盼,高度重视在校生的对口高考教学工作,在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和全体任课教师精心管理、用心施教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共有285人进入全区高校深造。
学校制定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滚动修订,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调研成果,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时比例,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适时修订,并有严格的审批手续,选用规定教材。同时,学校还制定了校本教材开发、应用和更新制度,能根据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努力将技能大赛的成果融入校本教材,先后开发校本教材12本,其中《电子商务》校本教材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校积极创新专业课教学模式形成了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七种教学模式。广大教师普遍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注意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了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等。
学校为汽修、会计、电子商务和物流等专业购买了虚拟仿真实务训练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效果。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自主开发了一部分教学资源,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内容包括PPT教案、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考试试题库。
学校是广西招生考试院授权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站,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根据需要申请多次考证。教师都能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学校所有机房都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每学期所有老师都要向学校网站上传本学期质量好的教学课件;学校网络机房均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教师教育技术职业能力考核通过率达100%。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7年9月,积极组织参与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展,首次开拓了国际交流的新局面。
(三)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1.坚持不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目标,充分发挥全校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坚守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德立教的基本思想,按照“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要求,以“明理求真,精技立业”的校训为主要内容,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争做“有魅力、有内涵的老师”的明确目标,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质量建设的全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涌现了一大批受到自治区、农业厅、贺州市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2.坚持不懈抓教师素质提升,强化理论学习。学校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是认真学习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浓厚了依法治教的氛围。
3.注重专业提升,积极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年,有5人参加国培,2人参加企业实践,50人参加区培,一批青年教师成长为相关专业教学中坚力量,极大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经过努力,学校教学教研成果涌现,一批名师脱颖而出。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课堂教学大赛、建设精品课程、指导技能大赛、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等活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他们以“教书育人”为已任,以“精技立业”为荣耀,为学校迅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4.学校每学期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每年举办教学开放周活动,展示教学工作过程管理、执行教学规范、坚持内涵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增强自我诊断自主发展能力,加强交流学习, 向全校师生展示教学成果,通过活动,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每周均开展公开课教学,在活动中展示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
5.学校下发教师学历提升和下企业锻炼的专门文件,鼓励教师提升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以专业建设为载体、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有企业能工巧匠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的校企合作联合教学团队,引进、转化企业的生产项目,将企业生产案例、工艺案例引入专业教学,提升专业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工程性。组织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证书考核,2017年共有36人获得“双师型”教师。学校每年对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检查,汇报下企业锻炼的成效,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双师”型教职工队伍,提升学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学校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在本地区行业中影响较大,彭泽其老师为广西职教名师,刘美萍老师为贺州市名师;2017年有5名教师在自治区教师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有7名教师获得三等奖,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教师技能大赛“最佳组织奖”。
(四)规范管理情况
根据上级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我校制定了学校及各科室的管理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公开透明。如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助学金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办法》《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财务报账细则及工作流程》等,做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1.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2.5+0.5’、校外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不超过0.5年”的教学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之比平均为3.9:6.1,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比重为50%以上。
各教研组根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行小班化教学试点;探索和实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因材施教,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特长学生发展机制、卓越学生成长机制。充分利用教学实训基地的设备和各专业的名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改革。
创新教学模式,形成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主体的5种教学模式。注重专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注重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实施办法,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认真执行《广西教育厅关于建立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意见》,学校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广西梧州农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实行学生评教,召开师生教学座谈评议会,提高教学督查力度。
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听课、教师评教、评学制度和科研管理体系,形成由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教学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调控系统组成的教学质量诊改体系。
2.学生管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着力打造“班主任-教官-护校队”这一德育和安全管理特色。坚持开展每周班主任例会和国旗讲话相结合的德育教育;这一德育教育模式深受农业厅教育系统的好评。
抓活动、促管理,强化德育实效。开展第十届文化体育周、文明风采大赛、新生杯篮球赛等重大活动,加强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技立业、明礼求真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素质进一步提高。
重视安全教育,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重中之重,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本学年增加和调整监控系统、增加一键报警系统。常规教育和专项教育相结合,一年来进行清明、国庆中秋、寒暑假、防溺水、交通安全、防高空坠物等专项教育。一年来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学生无违法犯罪事件。
3.财务管理。根据上级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我校制定了学校及各科室的管理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公开透明,如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助学金管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办法》《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财务报账细则及工作流程》等,做到管理规范化、精细化。
4.后勤管理。一是提高认识,健全制度。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求真务实,科学管理,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合理地用在学校建设、管理之上,充分发挥学校后勤的保障作用,确保学校实现持续稳步发展。二是保障运用,优质服务。学期开学前,集中科室全部力量对教室、教研组、学生宿舍的玻璃、门窗,水电、床架等进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师生正常工作和学习,确保开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学所需的各种用品,“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管理”的三统一制度,保证教学正常需求。 三是严把“四关”,确保平安。饮食安全是学校后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我校建立和完善学校食堂、小卖部卫生管理制度,严把“四关”,并不定期组织检查,确保了师生饮食安全。
5.安全管理。一是加强教育。对师生进行寒假等国庆重大节日调休的安全教育和提醒,对学生进行两会、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交通安全、艾滋病、蓝鲸游戏、禁止高空丢物等专项教育共计60多次,并结合实际播放LED电子屏与制作各类宣传横幅、展板等。二是建立人防、物防和技防的三防体系,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召开门卫和教官护校队的常规会议,加强了校园巡查和宿舍巡查。邀请贺州市八步区消防大队进行消防演练。通过讲座和安全消防演练,增强师生毒品和消防安全意识。建立一键式报警装置和微型消防站及改善加装学生的监控系统,增添钢叉、防刺服、喷雾剂等防卫器具。
6.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一是高度重视教科研管理,坚持高质量,优特色为工作目标,严格执行有关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走教科研内涵发展之路。积极申报自治区教学成果奖,荣获三等奖1项;荣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研立项7项,校内课题立项27项。学校的自主培育的“梧农香猪”在全区2017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上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二是注重中层干部的培养和建设,努力培养一支政治上坚定、思想基础好、业务技能精、工作作风硬的骨干队伍。要求中层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具有开拓进取的政治素养;具有敬岗爱业的思想品质;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任劳任怨的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桥梁作用、纽带作用、骨干作用和模范表率作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进展,形成了学校良好的凝聚力。
(五)德育工作情况
1.德育课实施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系列课程,由德育组教师组织实施,确保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案、有评价。教学中,德育教师积极实施南通市课程改革“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效果显著。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每一面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让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设有宣传栏、名人名言、年级墙报等,向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加强 “美的教室”“文明宿舍”“优秀班级”的建设,有好人好事记载本,对好人好事及时公布并给予公开表扬,对违纪学生及时教育和处分;创设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开展第十届文化体育周等重大活动,设立十多个学生社团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2017年的第十三届文明风采大赛中,我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共有182位学生获奖,其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个,优秀奖12个,获得全区一等奖34个,二等奖59个,三等奖76个,并获优秀组织奖。在贺州市第四届学生运动会,我校女子排球第二名,板鞋男子组60米第二名,女子组100米第三名排球,第二名的好成绩。
3.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我校的共青团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开展一系列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共上团课5次,召开团支书会议11次。开展以 “学习党的十九大,做有志青年”等主题班会,“学雷锋系列活动”,到芳林烈士墓瞻仰烈士等活动,举行隆重的五四入团仪式和18岁成人礼仪式。寒假春运期间,带领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火车站、汽车站、春运服务点等地方的送温暖活动中去。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自治区青年志愿服务示范点。
(六)党建情况
1.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意识”显著增强。党总支中心组带头示范学,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干部深入学,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每个支部至少已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3次。
2.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教育活动,党员干部党性观念进一步强化。制定学习方案,对学习内容、方式等进行周密安排,进一步健全党支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机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会议和党小组会议,并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聚焦主体责任,从严治党管党。党总支履行主体责任,党总支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学校抓基层党建工作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落实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安排,确保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制定《关于开展“党支部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建设具有“五好”和“六有”标准的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工作,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改落实工作。
4.抓实基层支部,党的组织生活更加严格规范。以开展“党支部建设年”和“党员先锋站”规范化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党建基础工作。加强党支部建设,完善优化基层党组织。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5.突出抓“党建+扶贫”,展现党员责任担当。根据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部署,充分发挥我校党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帮扶力度,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共建活动。我校选派瞿道航同志挂任“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驻天等县工作队队长、副县长,刘汉同志驻崇左市天等县福新镇理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桂东地区,主动面向市场,服务“三农”,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后续能力为目的,加强校企、校乡合作,工学产学结合。
1.学校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训,推动教、学、做的统一。主动与广东华农温氏有限公司、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包括广西义商联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合作,以“2+1”、“滚动式”或企业人员进驻学校教学等模式解决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等专业学生的岗前能力培训;畜牧兽医专业依托企业产品开发教学课题,结合产品生产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2.加强实训设施建设,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对接生产企业。学校通过专业内涵建设,满足职业技能鉴定需要;畜牧兽医专业等专业通过学校+公司+农户、“教学+生产+经营”、“学校+农户”等方式进行产学结合,实现直接与企业需求对接。以此增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合程度,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3.加强职业指导,科学评价教育质量。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认真落实“五育人”教育方针;学校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意见进行调查及反馈。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确保学生在毕业的时候综合素质达到较高标准,提高学生就业的市场认可度。
(二)学生实习情况
安排学生前往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着力推进课程实训化,如与中远物流广州分中心,深圳分中心,加强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汽修专业的学生前往本地的中南丰田等多家大中型汽车维修和销售的综合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而学前教育类的学生,立足本地的原则,继续加强与贺州本地及广东幼儿园合作。顶岗实习工作,学生总体反应良好,也为我们下一步安排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大专业,小模块”的编班方式,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以适应岗位群的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施任务引领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实现知识技能与岗位任务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完善评价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经过专业建设与改造,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贴近市场与企业,职教内涵更加丰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特色更加凸显。
(二)社会服务
2017年各类短期培训顺利进行,年内完成水库移民、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2094人次,培训资金达424.21万元,更好为“三农”服务。培训人数、质量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逐步实现了“做活做宽短训”的目标,对农民拓宽增收途径,增加收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职业培训与鉴定工作。学校是自治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贺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CAD考试站、农业-092职业技能鉴定考点、53021号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ATA)技能等鉴定考点,年均培训和鉴定人数达到2000多人。实训基地面向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培训服务,为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培训4000多人。
技术推广服务成效显著。我校教师培育的“中田大果山楂”品种目前已推广种植3万亩,每亩收入达2万元,“十二五”期间将推广到20万亩。学校利用独创的“小鸡阉割”技术开展培训,服务农民,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同。学校坚持“三下乡”服务,培养农村脱贫致富领头人,建立“教、带、帮、扶”长效帮扶机制,先后接受技术咨询10000多人次,发放各种资料50000多份,在服务“三农”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三)对口支援
年内学校122名教职工分2批次进村入户开展“一帮一联”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农户走访慰问。学校教职工扶贫捐款4945元,向天等县理进村小学捐赠图书一批。引进广西义商公司,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的优势,运用现代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开展联合办学,电商扶贫,服务“三农”。
六、举办者履责
我校2017年经费落实到位,投入经费1095.3万元,生均拨款计315.3万,项目投入780多万元。
我校有实名编127人(后勤控制数5人),非实名编制39人,聘请兼课教师27人。继续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双师教师提升、兼职教师管理”的“四个一”培养计划、新老教师“结对子”工程、青年教师“135”培养工程、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工程,提升教师队伍的内涵素质水平。同时,我校实行“低职高聘”政策,教职工个人或团体参赛或指导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享受高聘一级的津贴待遇。
七、特色创新
一是学校面向市场,主动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常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办学思路。专业结构由单一农类专业向涵盖农、工、商、贸多学科转变;办学模式灵活,学校有全日制中职、特色高中、普通高中、成人在职及短期培训班等多种办学模式,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办学特色。二是积极发挥农业职业教育优势,更好服务“三农”。我校主动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农村合作社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校外农业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广西桂东职业农民学院。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我校重视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制定保障措施。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转化与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偏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住宿床位不足,在校生不能实现逐年增长,停留在保规模状态;二是中职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接受能力有差别;三是学校和企业对接不到位;四是师资不足,尤其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
(二)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场地有限,制约了教室、宿舍和实训室等场所扩大;二是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三是面向市场,企业调研、对接不够;四是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口总量少,经济欠发达,消费水平高,绩效工资低,加上住房困难等问题,吸引力不足,难于引进专业教师,难于稳定教师队伍。
(三)具体措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基础建设,扩大教育教学场所;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面向市场,做好调研、加强与企业的对接;加大教师引进力度。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2018年1月19日
发布:yehai 审核: panjinpeng 时间:2018-1-23 18:47:26